育兒干貨│吃對蔬果,健康加倍!每天到底該怎么吃?

新鮮蔬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人體獲取維生素、礦物質、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。蔬果種類眾多,究竟怎么吃才能吃得更健康?
蔬菜:餐餐必備,深色優先
在蔬菜的選擇上,我們要做到“餐餐有蔬菜,深色占一半”。深色蔬菜,如菠菜、西藍花、胡蘿卜等,往往比淺色蔬菜含有更豐富的營養成分。每天至少攝入300克新鮮蔬菜,既能補充身體所需營養,又能增加飽腹感。而且,不同種類的蔬菜營養價值各有側重,每天盡量攝入3~5種,每周累計達到10種以上,能讓身體享受更全面的營養。
水果:天天相伴,美味營養
水果同樣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建議天天吃水果,每天攝入新鮮水果200~350克。蘋果、香蕉、橙子等常見水果,不僅美味可口,還能為身體補充維生素C、果膠等營養物質。但要注意,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,它們各有獨特的營養和風味。
蔬菜烹飪遵循3個原則
(1)先洗后切。如果先切再洗會讓蔬菜與水的接觸面積增大,使部分B族維生素、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,以及鉀、多酚類物質隨水流失。
(2)短時加熱。烹飪蔬菜建議使用焯燙、白灼、涮和急火快炒等方式,尤其是葉菜類,這樣可以縮短加熱時間,最大程度保留營養素。
(3)低溫烹調。建議多用以水和蒸汽作為傳熱媒介的烹飪方法,如蒸煮、燜、汆等。部分蔬果可以采用涼拌或熗拌的方式。
無論是在家烹飪,還是在食堂、餐廳就餐,我們都應該把蔬菜水果當作餐桌上的“常駐嘉賓”。從今天開始,讓蔬果的健康力量,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活力吧!
參考資料:學習強國app
知識科普僅供參考,如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